Monday, September 27, 2010

《爱国才当公仆》

文:郑倩仪 (五月于光华日报异言堂)

报章在五月连续两个星期报道了有关青年求职的新闻。其中一个是反贪污委员会在名声跌入谷底后首次公开招聘华裔官员受到400华青的热烈应征。另外一个是首相纳吉为2010年大学毕业生企业及就业嘉年华会主持开幕时促请大学毕业生应远离消极守候文化,积极主动及脚踏实地找工作。首相的这番话和华青热烈应征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的反贪会职缺有点格格不入。我国的青年真的只是消极等候良机从天上掉下来吗?还是苦苦工作也不过是刚好糊口?


许多党团在该次的公开招聘后敦促政府机关在未来多多公开招聘华裔,因为华青热烈应征反贪会的情况证明了华青也热衷于为民服务。更甚的是应征者当中有一部分是老远从槟城、柔佛等地方乘搭巴士下来。咋看之下是华青爱国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众多受访者还是表示他们是为了那优渥的待遇而来。应征者当中有的是临时教师,苦苦申请当正式教师却遥遥无期;有些是无法忍受在商界从事底薪不高只能靠赚取佣金生活的工作。政府不断强调我国经济有所成长,但是真正市场上的就业情况却是背道而驰。马来西亚刚毕业的大专生平均获取一千八百块的薪金。区区的一千八百块也只不过勉强负荷生活开销。对国民来说,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就是寸步难行。除了养活自己以及给父母家用,还必须无时无刻存取未来可能需要的医药费、退休金等。扣除各种开销根本所剩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声称有三千五百块薪资的职缺有不叫青年激烈竞争的道理吗?今天连拥有大专文凭的青年也要为区区四十个空缺激烈竞争,更何况那些没有拥有高教文凭的青年?对首相而言,失业的青年只是因为消极的心态,却没有看到是我国的经济规划以及工作薪金偏低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领袖经常三分钟热度,一时大力推动某个工业,一时推动另一个计划。试看看周围,有多少当时看好多媒体走廊而修读资讯工艺的人现在却眼巴巴看着这个计划的失败?又有多少个当年响应政府号召而毕业于生物科技系的人如今却没有办法学以致用?这些人才如果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机会而失业岂是态度问题?这种种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发展国家经济的做法才是让国民失业最根本的原因。长久下来,更导致人才严重外流,反而本末倒置地要国家出钱把专才请进来。

另外,许多工厂生产线的空缺或者是危险性高的工作如建筑工作等在马来西亚因为过低的薪水只能由外籍劳工填补。然而,同时间却有很多马来西亚的青年(不乏有中学文凭)宁愿到如纽西兰的国家的工厂或果园工作也不要留在马来西亚工作。因为纽西兰实施最低薪金制,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工厂员工也会享有一小时至少十二块半的薪水。以这样的时薪来算,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星期工作五天,一个月就可以赚取至少两千块。这薪水是任何一个全职工作者都会得到的最低薪资,不管是清道夫、收银员或工程师,也不管是只有小学学历或者是大学学历的人。纽西兰的生活水平不会比马来西亚高出许多,有了最低的薪资,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如此看来,我国的青年会选择到外国从事劳力工作也不要在马来西亚赚取微薄薪水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所述的两种现象皆显示出马来西亚的就业待遇低落而导致许多国民特别是青年勉强过日子,甚至甘愿去国外当所谓的外劳。就业待遇的低落的其中一个原因为政府允许我国引进大量的外劳来填补许多工作空缺。随着外劳的引进和对外劳的剥削,政府以及资方更加有理由不改善员工的薪金以及福利。结果,拥有高学历以及优渥条件的人才纷纷被外国吸纳;就连教育资格不算高的国民也通过劳力在国外发展。在恶性循环之下,许多选择不出国或没有条件被外国吸纳的国民只好继续在国内苦苦挣扎。


为了从根本解决青年失业的问题,政府以及社会都必须以宏观的角度来剖析整个经济制度、就业以及教育因素而不能只是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脚踏实地以及有计划性地发展马来西亚有优良或先决条件的领域并且致力改善整个就业的条件与福利才是最佳的方案。

No comments: